2025年7月2日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重庆大学率先公布了2025年“强基计划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标准,揭开了2025年高考录取重头大戏的大幕。随着“强基计划”招生工作的进行,许多高校“强基计划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情况,也随之浮出水面。
人们在惊叹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入围分数线很高的同时,也被部分985高校“强基计划”录取分数线之低感到震撼。与往年相同,2025年有部分985名校的“强基计划”仍然出现了明确的断档现象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一起来分析一下。
“强基计划”旨在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,聚焦于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、历史、哲学和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等基础学科,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。
在全国仅有的39所985工程大学的“强基计划”招生中,确实存在部分考生400多分就被录取的情况,以下是我们从专业设置、招生人数和报考意愿等角度进行深度揭秘,请您仔细看清楚。
第一,专业设置冷门
“强基计划”重点招生专业集中在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及历史、哲学、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,这些专业学习内容较为理论化,就业面相对较窄,未来就业薪资可能不如一些热门工科和商科专业,所以报考热度不高。中山大学的基础医学专业,2024年面向青海地区招生的入围分数线低至451分。
第二,招生人数太少
“强基计划”并非985高校主要招生方式,招生占比相对较小,每个高校具体到各个专业的招生人数更少。这就导致录取分数线的波动较大,容易出现低分录取情况。
因为考生报考时难以精准把握招生形势,若某一省份报考某高校强基计划某个专业的人数较少,且考生整体水平不高,那么即使分数较低,也可能达到入围标准并最终被录取。
第三,家长和考生对“强基计划”的专业不感兴趣
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,家长和考生往往更倾向于选择计算机、金融等热门专业,认为这些专业毕业后更容易找到高薪工作,对强基计划所涉及的基础学科专业兴趣缺缺。
这种认知偏差使得强基计划相关专业报考人数受限,尤其是在一些教育资源相对薄弱、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的地区,家长和考生对强基计划了解不足,报考积极性不高,进而为部分考生以较低分数被录取创造了条件。
第四,其他潜在的因素
部分985高校位于偏远地区,或一些高校的冷门专业,本身吸引力不足,为了招到足够的学生,会在一些省份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。
兰州大学在青海理科的强基计划录取线2024年为429分,中国海洋大学在广西物理类录取线也曾低至419分。
部分高校针对特定省份或单科特长考生设置了“破格通道”,如中南大学规定数学单科145分以上考生可不受名额限制直接入围,这也可能导致个别考生以较低的总分入围并被录取。
2025年“强基计划”招生仍然出现入围分数线断档的情况,分数之低,令人惊讶。比如,2025年“强基计划”最低入围线是青海省一名考生,他以444分的高考成绩入围了山东大学生物科学专业,高考成绩全省排名仅为7712位。
一位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考生,以477分同样入围山东大学生物科学专业,全区排名是6164位。一位来自青海的某考生以472分入围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专业。全省排名5264位。还有一名黑龙江省学子以493分,全省排名34567位,入围了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专业。
通过对以上断档情况进行分析,我们发现,部分985高校“强基计划”入围分数线偏低的情况,主要还是专业冷门,如生物科学专业和基础医这专业。其他的专业入围分数线还是比较正常的。看来,高校应该要设置一些热门专业用于“强基计划”招生,防止出现相对低分被录取的不正常现象。
当然,家长们和考生们也应该转变观念,要尽力选择适合于自己的“强基计划”专业报考,切实服务于“强基计划”选拔拔尖人才的目的,而不是撞大运,把不符合“强基计划”的人,录取到“强基计划”的专业,形成招生与专业倒挂的现象。
红腾网-股票账户配资-全国股票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网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